Skip to content

zrd113/rpc-framework

Folders and files

NameName
Last commit message
Last commit date

Latest commit

 

History

26 Commits
 
 
 
 
 
 
 
 
 
 

Repository files navigation

rpc-framework

一个最简单的 RPC 框架使用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这也是rpc-framework目前的架构 :

服务提供端 Server 向注册中心注册服务,服务消费者 Client 通过注册中心拿到服务相关信息,然后再通过网络请求服务提供端 Server。

简单说一下设计一个最基本的 RPC 框架的思路:

  1. 注册中心 :注册中心首先是要有的,使用 Zookeeper。注册中心负责服务地址的注册与查找,相当于目录服务。服务端启动的时候将服务名称及其对应的地址(ip+port)注册到注册中心,服务消费端根据服务名称找到对应的服务地址。有了服务地址之后,服务消费端就可以通过网络请求服务端了。
  2. 网络传输 :既然要调用远程的方法就要发请求,请求中至少要包含你调用的类名、方法名以及相关参数,使用基于 NIO 的 Netty 框架。
  3. 序列化 :涉及到网络传输就一定涉及到序列化,不可能直接使用 JDK 自带的序列化,JDK 自带的序列化效率低并且有安全漏洞。 所以还要考虑使用哪种序列化协议,比较常用的有 hession2、kyro、protostuff。
  4. 动态代理 : 动态代理也是需要的。因为 RPC 的主要目的就是让我们调用远程方法像调用本地方法一样简单,使用动态代理可以屏蔽远程方法调用的细节比如网络传输。也就是说当你调用远程方法的时候,实际会通过代理对象来传输网络请求,不然的话,怎么可能直接就调用到远程方法呢?
  5. 负载均衡 :负载均衡也是需要的。为啥?举个例子我们的系统中的某个服务的访问量特别大,我们将这个服务部署在了多台服务器上,当客户端发起请求的时候,多台服务器都可以处理这个请求。那么,如何正确选择处理该请求的服务器就很关键。假如,你就要一台服务器来处理该服务的请求,那该服务部署在多台服务器的意义就不复存在了。负载均衡就是为了避免单个服务器响应同一请求,容易造成服务器宕机、崩溃等问题

使用

服务提供端

实现接口:

@Slf4j
@RpcService(group = "test1", version = "version1")
public class HelloServiceImpl implements HelloService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hello(Hello hello) {
        log.info("HelloServiceImpl收到: {}.", hello.getMessage());
        String result = "Hello description is " + hello.getDescription();
        log.info("HelloServiceImpl返回: {}.", result);
        return result;
    }
}
	

服务消费端

@Component
public class HelloController {

    @RpcReference(version = "version1", group = "test1")
    private HelloService helloService;

    public void test()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String hello = this.helloService.hello(new Hello("111", "222"));
    }
}

About

No description, website, or topics provided.

Resources

Stars

Watchers

Forks

Releases

No releases published

Packages

No packages published

Langu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