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hread_create()是创建线程的函数,功能是创建线程(实际上就是确定调用该线程函数的入口点),在线程创建
以后,就开始运行相关的线程函数。
#include <pthread.h>
//函数原型声明, 若成功则返回0,否则返回出错编号
int pthread_create(
pthread_t *restrict tidp, //新创建的线程ID指向的内存单元。
const pthread_attr_t *restrict attr, //线程属性,默认为NULL
void *(*start_rtn)(void *), //新创建的线程从start_rtn函数的地址开始运行
void *restrict arg //默认为NULL。若上述函数需要参数,将参数放入结构中并将地址作为arg传入。
);
pthread_join()函数会一直阻塞调用线程,直到指定的线程终止。当pthread_join()返回之后,应用程序可回收与已
终止线程关联的任何数据存储空间。
解决方法:项目属性-》链接器-》系统-》在栈的调用尺寸中填写一个较大的值
原因:???
解决方法:删除 std::
和在工程设置里写上链入XXX.lib的效果一样,不过这种方法写的程序别人在使用你的代码的时候就不用再设置工程settings了。告诉连接器连接的时候要找XXX.lib,这样你就不用在linker的 lib设置里指定这个lib了。
#pragma仅仅影响编译器编译的时候 link.lib 库的问题。和运行时没有任何关系,当程序运行时,需要加载这个.dll文件。
6.同一进程中的多个线程共享代码段(代码和常量),数据段(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扩展段(堆存储)但是每个线程拥有自己的栈段,栈段又叫运行时段,用来存放所有局部变量和临时变量,即每个线程都有自己的堆栈和局部变量。在C++的类中,普通成员函数不能作为pthread_create的线程函数,如果要作为pthread_create中的线程函数,必须是static !
解决方法:右击项目-》属性-》链接器-》调试-》生成调试信息—》是
(1)cv::putText()函数:在图像上绘制文字。
void cv::putText(
cv::Mat& img, // 待绘制的图像
const string& text, // 待绘制的文字
cv::Point origin, // 文本框的左下角
int fontFace, // 字体 (如cv::FONT_HERSHEY_PLAIN)
double fontScale, // 尺寸因子,值越大文字越大
cv::Scalar color, // 线条的颜色(RGB)
int thickness = 1, // 线条宽度
int lineType = 8, // 线型(4邻域或8邻域,默认8邻域)
bool bottomLeftOrigin = false // true='origin at lower left'
)
(2)Mat Mat::reshape(int cn, int rows=0) const
cn: 表示通道数(channels), 如果设为0,则表示保持通道数不变,否则则变为设置的通道数。
rows: 表示矩阵行数。 如果设为0,则表示保持原有的行数不变,否则则变为设置的行数。
(3)void selectROIs(const String& windowName, InputArray img,
CV_OUT std::vector<Rect>& boundingBoxes, bool showCrosshair = true, bool fromCenter = false);
const String& windowName 显示操作过程的窗口名称。
InputArray img 图像。
bool showCrosshair 值为true时,将显示矩形框的十字线。
bool fromCenter 值为ture时,鼠标初始点作为矩形框的中点;值为false时,鼠标初始点为矩形的一个拐角。
(4)cvRound():返回跟参数最接近的整数值,即四舍五入;
cvFloor():返回不大于参数的最大整数值,即向下取整;
cvCeil():返回不小于参数的最小整数值,即向上取整;
(5)cv::format() Mat类型的格式化输出函数,第一个参数是Mat类型变量,第二个参数是格式;
解决方法:工程项目属性->C/C++->代码生成-> 运行库, "多线程 DLL (/MD) " 修改为 "多线程调试 DLL (/MDd)"
在LOCAL_LDLIBS中添加 -lmediandk
C++调用C函数库进行NDK编译时,头文件中的函数声明要使用extern C
12.undefined reference to 'cv::imwrite(cv::String const&, cv::_InputArray const&, std::__ndk1::vector<int, std::__ndk1::allocator > const&)'
(1) “=”
"=”是最普通的等号,然而在Makefile中确实最容易搞错的赋值等号,使用”=”进行赋值,变量的值是整个makefile中最后被指定的值。
不太容易理解,举个例子如下:
VIR_A = A
VIR_B = $(VIR_A) B
VIR_A = AA
经过上面的赋值后,最后VIR_B的值是AA B,而不是A B。在make时,会把整个makefile展开,拉通决定变量的值
(2) “:=”
相比于前面“最普通”的”=”,”:=”就容易理解多了。”:=”就表示直接赋值,赋予当前位置的值。同样举个例子说明
VIR_A := A
VIR_B := $(VIR_A) B
VIR_A := AA
最后变量VIR_B的值是A B,即根据当前位置进行赋值。因此相比于”=”,”:=”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直接赋值。
(3) “?=”
“?=”表示如果该变量没有被赋值,则赋予等号后的值。举例:
VIR ?= new_value
如果VIR在之前没有被赋值,那么VIR的值就为new_value.
VIR := old_value
VIR ?= new_value
这种情况下,VIR的值就是old_value
(4) ”+=”
“+=”和平时写代码的理解是一样的,表示将等号后面的值添加到前面的变量上
新的环境变量要设置在已经生效的行中才会起作用
解决办法:_mm_fmaadd_ps(a,b,c)改为_mm_add_ps(_mm_mul_ps(a,b),c),表示的含义是a*b+c
(1) int转string int k; std::to_string(k);
(2) math.h中的floor()函数:向下取整;
(3) 函数原型:void *memcpy(void *dest, const void *src, size_t n); 有时会很耗时
用法:#include<string.h>
功能:从源src所指的内存地址的起始位置开始,拷贝n个字节的数据到目标dest所指的内存地址的起始位置中。
说明:
1)src和dest所指内存区域不能重叠,函数返回指向dest的指针。如果src和dest以任何形式出现了重叠,它的结果是未定义的。
2)与strcpy相比,memcpy遇到’\0’不结束,而且一定会复制完n个字节。只要保证src开始有n字节的有效数据,dest开始有n字
节内存空间就行。
3)如果目标数组本身已有数据,执行memcpy之后,将覆盖原有数据(最多覆盖n个)。
如果要追加数据,则每次执行memcpy()后,要将目标地址增加到要追加数据的地址。
4)source和dest都不一定是数组,任意的可读写的空间均可。
(4) void *memset(void *s, int ch, size_t n);
函数解释:将s中当前位置后面的n个字节 (typedef unsigned int size_t )用 ch 替换并返回 s 。
memset:作用是在一段内存块中填充某个给定的值,它是对较大的结构体或数组进行清零操作的一种最快方法。
memset()函数原型是extern void *memset(void *buffer, int c, int count) buffer:为指针或是数组,c:是赋给buffer的值
,count:是buffer的长度.
这个函数不可行原因是,x是在函数内声明定义的,函数结束后要释放申请的空间
C代码在vs中编译时变量的声明必须放在函数的开头
语句标签
通常跟goto配合使用,如:
step1: a = f1();
....
goto step1;
这种作法也不是很推荐,原因在于它破坏了语句的顺序执行,这样的代价大家应该清楚吧。不过存在即为合理嘛,既然它还存在,
肯定还是有它的用处有它的好处的,比如说,多层嵌套的退出(会比break continue直观一点吧),也可以避免重复代码之类之类的
float a=1.0/4; //a的值是0.25
把报这个错的文件全选复制到一个新建的txt中,删除源文件,在VS中新建一个新的文件,复制txt内容到新建文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