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59 lines (30 loc) · 7.56 KB

overview-7.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59 lines (30 loc) · 7.56 KB

翻译的两难

词语是语言的基本组成单位,所以进行翻译时,也应当首先确保准确认识原文的词意,然后在目的文字中选择合适的词汇进行表达。

这个道理说起来似简单,做起来却很麻烦,因为词语的意思通常不只一种,有表意(denotation)和涵义(connotation)的区别。表意是刚性的、常见的意义,而涵义是词语蕴含的相关意义。

比如英文中的horse,表意是“马”,涵义则是“强健有力”;中文里的“牛”,表意是一种动物,涵义则是“壮实”或者“勤勉”。所以如果看到英文说“这人强壮如 ”,译者必须知道这里取的是涵义而不是表面的意思,所以译成中文必须改为“这人强壮如 ”。

不幸的是,许多译者并不了解这方面的区别,或者即便了解也不够重视,结果难免生出问题来。我曾经翻译过一篇关于Java的 Serialization 的文章,刚开始翻译时并没有想太多,按照通行译法,人人都知道serialize当然就是“序列化”。不料,翻译过程中却遇到一个词非常难翻译:flatten。原文是这样的:

靠对象的序列化(serialization),你就能把对象flatten,用各种神奇的方式重用。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序列化”是术语,指把对象转换成二进制数据的过程。但是,flatten 的意思分明是“打扁”嘛,难道把对象“打扁”到磁盘上?看下面的句子才真正弄明白:

the object can be flattened into bytes and subsequently inflated in the future

看来这里的flatten表达的不是“打扁”的动作,而是“打扁”的涵义:不管之前的对象有多庞大多复杂,它总可以“拆散”成一个个字节排列成的简单字节流。未来,又可以“组装”起来。如果我们把对象比作大房子,不论它多高多漂亮,最后总是能“拆”成一块块的砖,整齐地码好,之后又可以用这些砖重新建出房子来。

如果flatten从这个角度理解没错,serialize不翻译为“串行化”,而翻译成“序列化”也就顺理成章了:serial作为形容词的意义之一是:in regular succession without gaps,即“没有间隔的规律排列”,恰恰是上面说的“一个个的字节排列成的简单字节流”的意思。

所以,serialize作为表示这种意思的术语,不是石头里蹦出来,也不是拉郎配拉出来的。它原本的意思是把东西“打扁”,自然可以表示把对象拆散成普通二进制字节流。从这个意义上说,翻译成“序列化”是没错的。

那么,“串行化”的翻译也算情有可原。“串行化”的背后,我们隐约看到“前后相继的均等序列”的意思(比如“串行执行”之类),这与上面说的“序列化”是沾边的。

然而中文语境里, “串行化” 一般是与 “并行化” 对应的,用来描述指令的执行方式,读者如果要理解“拆散为二进制字节流”的“串行化”,就得脱离常见使用场景多费一番脑筋。所以尽管“串行化”与原意沾边,严谨的译者也不应该采纳。

这个小问题恰恰折射出翻译中的大困境:某种语言中的一个词,它所对应的一系列意思在这种语言关系非常紧密;如果换了语言,因为大背景不同,原来那些关系之间的关系就完全谈不上“紧密”了,甚至可能相差万里。

watch可以翻译成“手表”和“看”。在中文里这两个意思看似毫无联系,但英文里不是如此。“手表 (small timepiece) ”的意思是从1588年第一次出现的,根源是1440年的“用来唤醒睡觉的人的计时装置”。watch本身就有“ 看着、提醒 (to keep someone or something under close observation)”的意思,所以watch可以是“手表”也可以是“看”。如果原文作者特意用双关语,用watch同时指涉“手表”和“看”,翻译起来就要多动不少脑筋。

史蒂芬·霍金写过一本科普读物,The Universe in a Nutshell。in a nutshell是一个短语,表示“简而言之”,“几句话就能说明白”,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可以翻译成“浅谈”之类(跟“时间简史”一致)。

但nutshell本身确实有“果壳”的意思,而且汉姆雷特说过

哪怕身在果壳之中,我仍是无限宇宙之王

所以霍金选择Nutshell做书名是有多种意蕴的。可惜在中文里“果壳”并不能联系到这么多意思,因此无论翻译成 “果壳中的宇宙” 还是 “浅谈宇宙”,都不算错,相比原文都差了点意思。

科技翻译中这个问题更常见,尤其是IT行业的术语。因为国外的很多IT行业从业者想象力都很丰富,所以依据生活创造了大量形象的术语,这些术语在英文里都是非常容易理解的,翻译为中文之后则不是如此。

比如buffer,原来指的是 用来减轻震荡的气垫等设备,引申出IT行业的“缓冲”就非常自然,但在中文语境里,原始的buffer并不叫“缓冲”,而是叫“救生气垫”或“减震气垫”。“缓冲”这个名字属于针对IT这个狭窄领域重新创造的名次,强调的是“解决速度变化”的意义,与中文语境里的“救生”和“减震”并没有太多联系,所以初次接触的人往往专门学习才能明白“缓冲”的定义,甚至必须死记硬背。

Cache的情况也是这样,cache的本意是 隐匿的存放位置,引申出“为提高读取速度而专门提供的高速存储器”也属自然,因为懂IT的人都知道,cache通常是“透明”的,用户觉察不到。cache翻译为“缓存”,是为cache这种设备专门“量身定制”的名称,与“隐匿的存放位置”的意思完全切断了。许多人需要专门学习才知道“缓存”有什么作用,专门提醒才可以认识到cache是“透明”的。

更有意思的是boot翻译为“启动”,其实boot的意思来自bootstrap,意思是“鞋带”。因为工程师们认为计算机的启动非常矛盾,计算机必须依靠程序才能启动,而计算机不启动又没法执行程序,就好像“拽自己的鞋带把自己拉起来”的谚语一样。如果仅仅盯着“启动”,计算机启动时那种自相矛盾的局面就无从说起了。

当然,也不是所有这类问题都有遗憾,有时候“画蛇添足”想出来的翻译,会被大家接受下来,成为约定俗成的名称。最典型的例子就是two-edged sword翻译为“双刃剑”了。

如果“果壳中的宇宙”说明“双关语翻译时难以两全”,那么“双刃剑”的翻译绝对是“想当然”的后果。英文的sword的解释是

a weapon (as a cutlass or rapier) with a long blade for cutting or thrusting that is often used as a symbol of honor or authority

这是一类兵器的统称,它们的刃很长,是用来切或者刺的,通常也用来作为荣誉或权威的象征。

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sword的定义并没有区分刀刃的数目,所以才有one-edged sword, two-edged sword的说法。可是翻译成中文就“忠实”地变成了“双刃剑”。

可是到了中文里情况就变了,中文的“剑”一定是双刃的,那么 single-edge sword 是什么?其实就是“刀”嘛。所以“双刃剑”乃是“想当然”的翻译,其实属于画蛇添足,不过天长日久,已经被大家接受。但这终究是特例,不可推而广之。

试问,有谁见过“东洋单刃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