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183 lines (84 loc) · 19.8 KB

2021-07-15.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183 lines (84 loc) · 19.8 KB

新闻联播 2021-07-15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7月16日出版的第14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文章强调,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全国各族人民的紧密团结,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文章指出,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文章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文章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文章指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文章号召全体中国共产党员,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

原文

习近平就伊拉克发生医院火灾事故向伊拉克总统致慰问电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7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就伊拉克医院火灾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向伊拉克总统巴尔哈姆致慰问电,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遇难者表示深切的哀悼,向遇难者家属和伤者致以诚挚的慰问。

原文

习近平将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15日宣布:应新西兰总理阿德恩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7月16日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本次会议由今年亚太经合组织东道主新西兰倡议召开,主题为“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亚太地区如何把握机遇,合作应对卫生危机,加速经济复苏,为未来发展打下更好基础”。

原文

受中共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委托 中共中央办公厅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发表公告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今天(7月15日)发表公告: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许多国家政党、政府、议会、国际组织、民间团体及其领导人,驻华使节、友好人士以及旅居国外的华侨华人,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和台湾同胞等,向中共中央、向中央领导人发来贺电贺函,表示热烈祝贺和良好祝愿。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受中共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委托,谨表示衷心的感谢。

原文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保护中发展——我国为世界遗产保护提供“中国方案”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五千年文明璀璨,华夏大地上独特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守护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极大地推动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为世界遗产保护合作提供了“中国方案”。

这几天,在浙江杭州举办的2021“杭州良渚日”系列活动吸引各地游客打卡。两年前的7月6日,杭州“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这里的考古发现展现了我国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国家形态,见证了中华五千年的伟大文明成就。如今,通过5G、VR等数字化手段的运用,良渚的史前文明走近了百姓,而通过科学规划,遗址保护区周边的农文旅产业得到有序发展。

2014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指出,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新增12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目前共有55项世界遗产,与意大利并列世界第一。从纵贯八省份的“中国大运河”到横跨四省区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从“土司遗址”到“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这些根植于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生态兴则文明兴。在推进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同时,各地通过出台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加大对自然遗产保护力度。武夷山是我国四个“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之一,山区内集体土地占比达到66.6%。如何在保护中发展?当地没有实行简单的区内人口迁移的策略,而是积极探索保护区域内居民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保护方案。将区域内居民生产生活面积控制在10%左右,以茶叶等经济作物替代传统的砍伐,以此实现武夷山国家公园90%面积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地处江苏的黄(渤)海候鸟栖息地是我国第一处滨海湿地类“世界自然遗产”,2019年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当地划出720亩专用地,通过生态修复、制定管理细则,打造了国内第一块固定高潮位候鸟栖息地。两年来,来这里栖息的鸟类新增22个种类,达到410种。在全球沿海区域潮间带栖息地的消失和退化的大背景下,这里的候鸟种群数量不降反升,成为自然遗产生态修复的“中国样本”。

在着眼国内世界遗产保护的同时,我国还积极参与国际保护行动,先后开展了柬埔寨、尼泊尔、缅甸、乌兹别克斯坦等国文化遗产修复工程等,在肯尼亚、埃及等20多个国家开展多项联合考古,为世界文化遗产抢救、保护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文化遗产国际合作的中坚力量。

原文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发布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日前,《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正式发布。

《意见》指出,上海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浦东开发开放掀开了我国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的崭新篇章。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浦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最生动的实践写照。

《意见》要求,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支持浦东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努力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排头兵、彰显“四个自信”的实践范例,更好向世界展示中国理念、中国精神、中国道路。

《意见》战略定位明确,要将浦东打造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窗口,更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开路先锋,自主创新发展的时代标杆,全球资源配置的功能高地,扩大国内需求的典范引领,现代城市治理的示范样板。

到2035年,浦东现代化经济体系全面构建,现代化城区全面建成,现代化治理全面实现,城市发展能级和国际竞争力跃居世界前列。到2050年,浦东建设成为在全球具有强大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影响力的城市重要承载区,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成效的全球典范,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璀璨明珠。

《意见》指出,浦东要从加快关键技术研发,打造世界级创新产业集群,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等方面,全力做强创新引擎,打造自主创新新高地。从创新政府服务管理方式,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健全要素市场一体化运行机制着手,加强改革系统集成,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力。从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先行先试,加快共建辐射全球的航运枢纽,建立全球高端人才引进“直通车”制度等方面,深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增创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围绕进一步加大金融开放力度,建设海内外重要投融资平台,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和制度,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围绕创新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打造时代特色城市风貌,构建和谐优美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开创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

《意见》还就提高供给质量,依托强大国内市场优势促进内需提质扩容,培育绿色健康消费新模式,树牢风险防范意识,统筹发展和安全,健全金融风险防控机制,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防范化解安全生产等领域重大风险等,作出具体部署。

《意见》强调,要坚持和加强党对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的领导,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以一流党建引领浦东发展,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完善落实精准考核、奖惩分明的激励约束机制,大力营造敢担当、勇负责、善创新的良好氛围。

《意见》还指出,要建立完善与支持浦东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相适应的法治保障体系。比照经济特区法规,授权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立足浦东改革创新实践需要,遵循宪法规定以及法律和行政法规基本原则,制定法规,可以对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作变通规定,在浦东实施。对暂无法律法规或明确规定的领域,支持浦东先行制定相关管理措施,按程序报备实施,探索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适时以法规规章等形式固化下来。

《意见》明确,要建立中央统筹、市负总责、浦东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要按照能放尽放原则赋予浦东更大改革发展权,上海市要加强对浦东的指导服务,浦东新区要进一步强化主体责任,细化落实各项重点任务,在政策举措落地实施中加强统筹衔接,形成政策合力。

原文

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围绕减税降费助企发展 扩内需保就业保民生等工作征集问题线索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李克强总理关于充分发挥督查抓落实促发展“利器”作用的工作要求,继续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国务院拟于8月下旬至9月上旬组织开展第八次大督查,对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安徽、江西、山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宁夏等16个省(区、市)进行实地督查。

为提高大督查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督查人员能够带着线索去、跟着问题走、盯着问题改,三分之二以上的督查人员、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用于线索核查和暗访督查,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重点围绕减税降费助企发展、扩内需保就业保民生、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四个专题征集问题线索,企业和群众可通过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反映。对其中有代表性的问题线索,国务院督查组将在实地督查时进行抽查核查,以实际行动回应关切。

原文

新华社长篇通讯:而今迈步从头越——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典启示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新华社14日播发长篇通讯《而今迈步从头越——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典启示》。

原文

我国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2.7% 经济回稳向好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国务院新闻办今天(7月15日)举行发布会,公布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主要宏观指标。数据显示,上半年,生产需求继续回升,就业物价总体稳定,新动能快速成长,质量效益稳步提高,市场主体预期向好。“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经济发展呈现稳中加固、稳中向好态势。

从GDP增速看,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2.7%,两年平均增长5.3%。

从经济结构看,产业支撑得到加强,结构持续优化。制造业占比得到提升,上半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9%,比上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

从增长动力看,消费对经济拉动作用增强。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1.7%,体育娱乐用品、通讯器材等升级类商品消费较快增长,高技术产业投资、社会领域等短板领域投资较快增长。

上半年,创新动能持续增强。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等新产业新产品都保持了较快增长,新业态、新模式成长壮大。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两年平均增长16.5%,7月初,快递业务量已经突破了500亿件,半年数量就已经相当于2018年全年的总量。

上半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质量效益总体提升,企业盈利增强。工业企业利润两年平均增长了21.7%,服务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5倍。二季度,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8.4%,比上年同期提高4个百分点。

民生保障持续改善。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上半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2%,比上年同期下降0.6个百分点。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9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3.5%。6月末,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1.8亿人,基本恢复到了2019年同期水平。居民收入增长也与经济增长基本保持了同步。

原文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今起面向社会公众开放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天(7月15日),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面向社会公众开放。观众们感受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波澜壮阔的奋进历程,汲取前进力量。

3000名公众通过网上预约参观展览,大家在珍贵史料和文物中,感受中国共产党的不懈奋斗史、不怕牺牲史、理论探索史、为民造福史、自身建设史。

观众们表示,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大家要更好地总结历史经验、传承红色基因,创造新时代的伟大业绩。

原文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七一勋章”获得者:一息尚存绝不放弃的医生辛育龄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今天(7月15日),《“七一勋章”获得者》为您介绍的是我国胸外科开拓者和奠基人,老共产党员辛育龄。

党龄已经82年的辛育龄,今年100岁了。

1939年,年仅18岁的辛育龄参加了白求恩医疗队,曾与白求恩并肩战斗。抗日战争时期,他组建冀中军区制药厂,医治好发生在部队里的疟疾等传染病。解放初期,作为首批公派留学生,辛育龄掌握了当时国内尚属空白的胸外科技术。学成回国后,面对大量重症晚期肺结核患者,他创新手术方式,挽救了很多患者的生命。

改革开放初期,辛育龄完成了中国首例肺移植手术,随后又历经3年时间筹建了中日友好医院。医院建成后,他主动辞去院长职务,回到胸外科专心培养全国胸外科专家。

辛育龄一直拒绝出特需门诊,只为普通门诊患者服务。直到89岁,他还坚持为患者看病。救死扶伤平生愿,人生价值是奉献,辛育龄教授用一生的奋斗践行了自己的誓言。

原文

中宣部举行“坚守初心 税收为民”中外记者见面会

原文

国家航天局发布最新火星影像

原文

国家卫生健康委通报最新疫情

原文

国内联播快讯

原文

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超1亿8751万例

原文

巴赫:奥运获奖运动员将自己佩戴奖牌

原文

国际联播快讯

原文

更新于 2021-07-15 20:2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