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37 lines (22 loc) · 2.86 KB

空想管理学.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37 lines (22 loc) · 2.86 KB

空想管理学

自上而下的组织决策形式总以为自己不会犯错误,或者犯了错误能够及时得到被统治者——也就是基层反馈——而改正,但事实往往都是事与愿违的。

这种理想主义的非科学管理论,可以称之为“空想管理学”。

基础假设

空想管理学建基于“基层反馈”实现决策、施政、反馈、再决策,这一循环创造的自我进步。

由於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的意志是坚定的,群众的精神是革命的,所以反馈是必然而且有建设性的,反馈必然是全面且真确的。

基本原理

“空想管理学”的基本运作原理,是群众基于生理需要、心理需要、工作需要、生活需要,在“空想管理学”所设计的运作机制下,并没有精力和意欲 积极参与系统反馈活动,而仅有的参与者则自认为在各个需求层面受到损害而逐渐退出反馈活动,剩下能够从反馈活动中其部分层面需求能够获得 满足的参与者。这些参与者能够利用机制的优势和其他发言渠道,扩大自己的声音,使得其观点能够垄断反馈意见,继而扩大参与反馈活动得到的 社交层面、心理层面和生活层面的满足。

然而由于制度设计创造的正诱因与负诱因与社群的互动中产生以上的自然经济现象,反馈参与者的不全面使得盲点滋生于管理决策当中。按照“空想 管理学”理论此时的决策若得到反馈支持,则当是完美无缺的,此后任何补充都是可疑的、潜在的破坏,因为其先的反馈已经包括了所有方面、所有 时空中所有可能性的考量,不可能存在补充的空间。

当偏误的反馈诱发绝对的自信,成功完成“反馈-执行”的“自我实现式预言的循环”时,“空想管理学”就建构完成,并且能够自动运作了。这一系统可 以持续运作相当一段时间,甚至可以比“层压式商业销售管理学”持续运作更长的时间。

应用限制

所有的方案、系统和生物皆有其限制,或是寿命,或是能力,这是不可避免的。

“空想管理学”的限制在于不能突破所治人群的天性——趨利避害——的限制,不能持续地动员人群舍去其他需求杂念贡献革命事业。

“空想管理学”的限制在于不能突破所治人群的精力——认知有限——的限制,不能获得具备面对所有方面、考量过在所有时空中的所有可能性之反馈。

“空想管理学”的限制在于不能突破统治群体的决策——能力有限——的限制,不能考虑到一切未来可能性并预见一切蝴蝶效应以做出毫无盲点的决策。

“空想管理学”的限制在于拒绝将自身所建构的规范——厉害关系——纳入考量当中,因此以上数项限制不得解除。